和母親一起睡覺的日子,是最幸福的日子。
5歲半之前,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。那時候,爸爸媽媽與爺爺奶奶不在同一個地方住。我偶爾會回爸爸媽媽的房子里住一次,但是,我好像更喜歡住在爺爺奶奶家。
后來,爺爺去世了。爸爸媽媽把他們的“新家”租了出去,搬回了奶奶家。但是,我還是喜歡和奶奶睡,奶奶也需要我。
要上小學一年級了,媽媽說我要學會獨立,于是我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公主系的粉色房間、白色的公主床,還有公主式的床上用品以及數不盡的玩偶。 后來,我考上了寄宿制的初中,母親在我之后也成功應聘到這所學校工作。初次體驗和同學住在一起的感覺,我很興奮,但有時候也很想媽媽,偶爾跑到媽媽的宿舍蹭一晚,發現母親和她的舍友孫老師常常要在宿舍加班,那個掛在屋頂的燈泡常常亮到凌晨,我被晃得睡不著,所以就不再過去打擾她們了。 到了初二,媽媽終于申請了單人宿舍,我去媽媽宿舍的頻次就多了起來,不知為何,我特別享受鉆到她被窩的感覺;但是,好多次下了晚自習,我都會在她的宿舍門口等待許久。實在等不上時,就返回我自己的宿舍睡覺。即使,偶爾幸運地等到媽媽,那屋頂上的唯一的白熾燈依舊常常亮到凌晨······ 后來,媽媽工作調動,到了省外,我初三轉學了。背井離鄉,雖然全家的花銷大了許多,爸爸媽媽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租賃有三個臥室的房子,依舊給我留了一間屬于自己的空間,即使我一周只有一個晚上住在家里。 2020年,突如其來的一場疫情,打破了年的紅火。第一次在異鄉過年,第一次感受南方冬天的“濕冷”。 從大年初一到我復學,媽媽似乎沒有一天“消停過”,天天躲到我的臥室去開視頻會議、給員工做培訓,把溫暖的書房(就是爸爸媽媽的臥室)讓給了我用以學習。 但是,突然有一天,媽媽鄭重地對我說:“以后睡到我們臥室吧,你的臥室太冷了,對女孩子身體影響會很大?!?/p> 原來,只體驗了2天我那個“陰面臥室”的“陰冷”之后,媽媽就深深感受到那陰冷的害處,為了不讓我受涼,她的決定是那么鏗鏘有力。于是,我獲得了一個期待許久的特權——和媽媽一起睡覺!至于,爸爸睡哪里,管他呢…… 當晚,媽媽讓我先睡,她說她還有些工作要處理。我幸福地鉆進被窩里,暢想著摟著媽媽睡覺的美好意境……不知不覺,半夜突然被臥室的臺燈晃醒,我看了一眼手表,已是凌晨2:15分。 那個熟悉的銀灰色的筆記本電腦面前,是被熒屏照得很亮的媽媽那聚精會神的臉龐。好吧,我又是獨守“空床”…… 媽媽每日晚飯后都會看書,這個時間是我線上晚自習時間。媽媽總是安靜地坐在書桌旁,一頁書一頁書地翻,一筆一筆地記錄。沒幾天,一本厚厚的A4紙大小的厚本子就被她寫滿了。 臨睡前,媽媽會和我聊書,聊書中有趣的、有歧義的、有學術價值的、有歷史意義的那些事兒。我喜歡跟她聊我“圈內”的奇聞軼事,不知為什么,我特別喜歡得到媽媽對我這些“閑事”的看法和觀點,因為她“人老心不老”,總把我聊得海闊天空。其實,我也從未想過要從她那里得到一個個答案,而是享受和她在一起的同頻共振。 這樣的日子,直到我復學的前一日。 那天是周六,陽光明媚。早晨,媽媽溫柔地在我耳邊把我叫醒,說:“今日帶你去浪!”我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起來,所走就走。這一天,媽媽穿起了久違的休閑裝,一整天拉著我的手,陪我配了新的眼鏡、剪了頭發、逛了古跡、吃各種小吃、喝各種飲料、買各種小玩意兒······ 晚上,我睡得很香,迷迷糊糊感覺到一只溫暖的手在撫摸我的頭發······ 第二日,我背起行囊,在陽光下走進校園,匆匆中和母親道別。那一刻,我心里突然冒出一句話:“為了我媽,我也要好好學習!因為,我是我媽的孩子!” 那晚,我躺在宿舍的床上,夢到了和母親一起睡覺的日子,我躺在她的臂彎里,聽她給我講了整晚的故事······ 高效陪伴,讓教育隨時發生 這是女兒在母親節時,在德育作業板塊里完成的一篇文章。當老師用微信發來,我的內心五味雜陳。感動和愧疚之余,也欣喜感受到女兒的成長需求、敏銳的觀察力和善解人意,還有那顆根植在孩子心靈深處的榜樣的種子也在悄然破土。 由于工作調動,女兒跟隨我轉到外省讀初三。新的環境、新的校園、新的班級、新的老師和同學,教材不同,教學進度不同,諸多的未知,全新的挑戰,原本覺得這些將成為她學業發展的阻力,但實事是,女兒并沒有受到影響。 她很快就融入了新集體,勤奮努力,成績依舊名列前茅。她的陽光、正氣、持重、清雅、凡事認真負責、誠實守信,深得師生們的認可。由于工作忙,我很少到學校,至今各科老師還沒認全。但是,班主任常常用微信詳細反饋孩子在校的動態和夸贊女兒。 準確地說,我并沒有很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,甚至,常常因為忙不能好好陪伴孩子而愧疚。我希望每位家長能夠多一點時間去陪伴孩子,但是我不主張過度陪伴或低效陪伴。 我希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全程中,我的每個角色都盡可能以積極的形象出現,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樣。例如,作為妻子、兒媳、女兒、姊妹、家長、員工、管理者、朋友和獨立的我,如何處理好各種關系、待人接物的細節和禮儀、面對問題的態度和思維方式、工作中的狀態和表現、生活中的觀點表達等等這些點滴事宜的結果或者效果呈現,都會在孩子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。 這期間,我這個看似獨立的個體,其實已經在孩子的視聽范圍內發生了作用,已為孩子樹立了重要的效仿和思辨的形象,將成為孩子學習和成長的主要渠道。 我希望通過自我的自律和行動榜樣,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,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,自然而然地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。 值得一提的是,面對青春期的孩子,和TA“同頻”,做TA的忠實的“粉絲”和聽眾,陪TA聊聊天,給TA提一些關鍵性的意見、或是無關痛癢的建議,做TA精神上的支持者,甚至適當示弱和“逗比”;同時“說得好”不如“做得好”,給孩子再多暖心的話,不如給孩子一個實實在在暖心的行動,這樣,相信你會收獲別樣的親子關系。 每一位家長都是孩子的精神領袖,但是,我們無須一定是那個站在金字塔尖上搖旗吶喊,一呼百應的社會領袖,我們就是那個身著煙火味的孩子的家長。 在孩子面前,我們可以卸下一切社會職務的外套,放松心情,讓我們的精神引領可以隨時發生在餐桌上、回家的小路上、專注的加班中、悠閑的讀書時、一次聊天、三五人小聚、旅游的途中、洗澡的瞬間、追劇中、偶發事件時、做家務的那一刻……